【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】台灣第一座留聲機博物館,搭時光機回到黑膠年代

Wenting-Phonograph-Museum

朝聖台灣第一座留聲機博物館文鼎留聲博物館Wenting Phonograph Museum」!位在台南中西區精華地段,鄰近赤崁樓商圈,以留下聲音足跡為概念,追溯至二百多年前,帶我們窺探留聲機、音樂盒、電子黑膠唱機到現代音訊的發展,歷史悠久的留聲機數量之多,均為創辦人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,踏入文鼎留聲博物館,讓我們一起搭乘時光機回到黑膠年代。

台南中西區景點|文鼎留聲博物館

看到試營運馬上奔來啦,我太喜歡過去的古典音樂文化,無論是黑膠、卡帶、唱片都曾是音樂發展重要的一份子。

文鼎留聲博物館目前試營運中,12/3 正式開幕

志工們都好親切,樂於跟我分享每一台留聲機及音樂盒的背景故事,即便我沒參加到導覽,還問我是不是學生(這才是本篇文章的重點?)謝謝台南人的可愛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57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2

 

精緻的門票、文宣,各方面都可媲美國外博物館的水準。

 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60

 

雅緻的門面,裝潢由本事空間製作所操刀,當初得知時,我雙眼都亮了,誰叫我是個本事迷….,怎能不親見他們的新作。

 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59

 

如今,聽音樂是再簡單不過的事,有無數媒介,手機按一按就有。

對於前人製作留聲機、音樂盒的智慧,深感佩服,透過精湛的工法讓音樂留下,無限回放。

即便未曾經歷久遠的留聲機年代,追溯早年的黑膠唱機、卡帶機、隨身聽、MP3等古早音訊設備,突然憶起當時聆聽音樂的不易,還記得播放當下的感動嗎?

坦白說,我們都差點遺忘了。

甚至後期還得倚靠惱人的撥接上網,冒著下載到有病毒歌曲的風險,就為了聽一首歌。(我也扯太遠)

 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58

 

建築物充滿細膩的巧思,有無數個令人心動的瞬間。
本事,可真有本事(笑)

 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51

 

文鼎留聲博物館參觀方式、門票

🎵 參觀方式:免預約,自行前往參觀

🎵 導覽:定時導覽,每日10:30、14:30
導覽報名方式:30元/人,現場報名制。(費用不含門票)
華語解說,每場次約60分鐘,10名為限

🎵 官網:https://www.wenting-museum.com.tw/

🎵 門票

  • 全票|200元(一般民眾)
  • 優惠票|150元
  • 免費(未滿六歲之兒童)

 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42

 

參觀動線、樓層介紹

展區分為三大主題,古典廳、留聲廳、現代廳,帶我們走進歷史窺探音訊設備的演進。
一樓有精美的禮品店,咖啡館氣氛悠閒,飲品甜點也不遜色,適合參觀後到樓下喝杯咖啡做個美好Ending。
如果時間允許,可關注博物館的導覽時間,由專人講解深入認識每一台機器的故事。

 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1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40

 

古典廳|留聲小劇場

得知這些寶物都是創辦人許文鼎先生的私人典藏,他遊走世界蒐羅藏品,也赴各國博物館取經,據說博物館本來計畫在澎湖落腳,但考慮到地點便捷度,才決定蓋在台南。

嗯,確實台南方便許多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3

超過百年的留聲機,有三座喇叭能讓聲音縈繞四面八方,適合大空間的場所,它可比喻為現在的環繞立體音響。

外型太超現實感,有如動畫才會出現的鮮豔色彩,於是我腦中閃過食人花,是否有幾分神似(?)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4

另一座古老留聲機,兩個喇叭,這些已是無價之寶了呀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5

罕見以木頭製作的喇叭,有其獨特性及收藏價值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6

音樂盒裡藏有完整的交響樂團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7

音樂盒是早期的自動化樂器,可說是音樂史上偉大創舉,金屬滾筒上無數個密密麻麻的孔洞,皆由人工製造的,若要更換曲目則是直接更換金屬滾筒,通常在音樂盒下方櫃子會有專門收納滾筒的空間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8

Fortuna投幣式音樂盒

盒身有著黑白風景照的音樂盒,細看難掩歲月痕跡。

本件典藏來自德國收藏家,一開始拾得這台音樂盒時狀況更糟,充滿泥土,但髒歸髒,卻是一座結構非常完美的音樂盒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9

這台在早期是投幣式音樂盒,我問志工,請問銅板要投哪裡?

不是那種阿公阿嬤台式卡拉OK機器啦(投十元播歌的XD),而是當時會有工作人員在旁邊收錢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10

這台管風琴有夠華麗,人偶會隨音樂擺動,就像現場版的樂隊,過去通常出現在街頭演出。

但由於收音機與留聲機的普及,管風琴就漸漸消失。

留聲廳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17

館藏眾多,至少要一個小時以上才能全部看完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14

留聲機是愛迪生發明的,在此展廳除了實品陳列,更有關於當年留聲機問世時的歷史資料,舊宣傳海報、老照片等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13

有人也知道忠犬Nipper嗎?

牠與主人的故事令人動容。

在留聲機旁聽著過世主人聲音的畫面,如今仍印在許多人腦海,甚至作為唱片行HMV商標,而HMV隱含之意是His Master’s Voice,指的是牠主人的聲音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11

口袋留聲機,全世界最迷你的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12

這台木盒子留聲機早期專為兒童設計,音樂播放的同時會捲動圖畫,裡頭是一段當年流行的床邊故事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15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16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19

水晶喇叭留聲機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18

最早留聲機使用的「圓筒」,當時就又叫它唱片,聲頻被記錄在裏面。

直到1910年代,黑膠唱片出現,留聲機圓筒就被取代了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20

 

現代廳

時間慢慢推進,來到現代廳。

這區以黑膠為主軸,以及少部分的近代音訊設備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21

 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22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23 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24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25 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26

欣賞留聲機及黑膠時大多是帶著好奇與求知慾,然而這台Walkman可是有重疊過我們的人生呀,最有共鳴之一,見到本人差點飆淚。以前阿公阿嬤,路上的阿伯都很愛用這款聽廣播。記得以前家裡停電時,黑暗裡有手電筒跟它陪伴,當時這樣就很安心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27

阿公那年代的「海頓牌」卡帶播放機,也可收聽廣播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29

早年台灣平易近人的「達琳牌電唱機」,被稱國民情人,當時若沒有就落伍了,音樂老手應該都曾擁有過它吧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30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31

這就比較常見了,我家好像有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32

學生時期家裡必備啊。(阿嬤都聽蔡琴及張菲的專輯)

現在很多孩子應該都沒看過這玩意,想起,也曾經歷過盜版光碟猖狂的時代呀,還有大家都偷偷在家燒錄CD….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36

這區讓你化身夜店DJ,我完全看不懂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37

跟Nipper 合照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34

最後有Nipper的打卡牆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39

咖啡廳

結束完留聲機與黑膠巡禮,又更進一步認識音訊發展了!

回到一樓喝杯咖啡,吃甜點,享受這美好的空間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53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50

充滿人文與藝術氣息的咖啡館,也許是因平日人潮不多,整體氛圍相當清幽,完美到不行。

對了,座位區幾乎沒有看到插座,因此若要找工作咖啡廳的朋友,這兒可能較不適合唷,以放鬆為主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52

冰美式、可麗露,認真覺得點對了,都還不錯喔!

我有幫你們拍菜單,繼續往後看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55

冰美式
整體偏清爽,適合台南炙熱的氣候。
除了義式咖啡,現場亦有手沖單品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54

伯爵可麗露

與森海手作甜點配合,可麗露用可愛的留聲機紙卡點綴,喜歡可帶回家呦。

森海是台南友愛街的名店,可麗露是明星商品,伯爵口味茶香濃郁,裡頭口感冰涼涼,扎實好吃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56

咖啡廳菜單

用餐有限時間喔,兩小時
低消一杯飲品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44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45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46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47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48

禮品店

文鼎留聲博物館的周邊商品超吸引人,若有送禮的對象,這兒也許能買到許多有品味的小禮物呦。

台南文鼎留聲博物館-43

自從愛迪生發明留聲機,世界才有機會將美好聲音留下,重複播放,由衷敬佩。

文鼎留聲博物館:「蓋一間博物館,留下聲音的足跡。」

實際參觀後深刻感受到每個細節的用心,內容非常豐富,有深度,年輕朋友可藉此認識留聲與黑膠文化,過去不思議的音樂工藝,而老朋友能重溫那一年的感動。

台南景點|文鼎留聲博物館


版權所有 © 莓姬貝利食事旅行|文章歡迎轉貼分享|全篇圖文皆嚴禁轉載
謝謝您的觀看,如果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追蹤我的粉絲團!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唷(謝謝你們 ❤️)
|我是莓姬,歡迎追蹤我|
FACEBOOK:莓姬貝利食事旅行
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maggie.beri/ 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