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安平東興洋行|百年古蹟體驗濕版攝影 復古寫真 留下珍貴的紀念

安平景點別錯過百年古蹟「東興洋行」,品味歷史之際體驗即將失傳的古老攝影工藝「濕版攝影」,留下珍貴的紀念,每逢週末也有許多精彩的活動像是藍曬圖製作或深度導覽等,讓你在光影與故事中,感受不同層次的文化魅力。

駐足百年文化古蹟「東興洋行」體驗濕版攝影

也許你玩過單眼、傳統相機,玩過底片,但有一種攝影工藝,跨越時光的河流,帶著19世紀的溫度與質感,許多人未曾體驗過,那是「濕版攝影」。

莓姬再度踏入「英華攝影藝術工作室」,但這一次,不再是熟悉的大稻埕,充滿歷史韻味的古都台南,在時光緩緩流淌的城市裡,駐足於百年文化古蹟「東興洋行」,讓濕版攝影在斑駁的紅磚與古老木窗間,帶來全新的體驗,而英華工作室的濕版攝影技術也悄然進化,工藝更臻成熟,帶你們一起來瞧瞧。

 

台南東興洋行的歷史

東興洋行最初建於1895年,建築物有超過百年歷史,由當時的商人所興建,是安平五洋行之一,最早是從事進口貿易的商行。台南當時是台灣商業與政治重心之一,因此東興洋行便成為當地重要的貿易據點之一。後來陸續又作為「臺南廳安平支廳」及「臺灣製鹽總廠宿舍」等,西元1985年被列為市定古蹟。

東興洋行建築融合了西方殖民時期與台灣傳統建築的元素,經典的紅磚外牆、拱形窗戶帶有西式感,建築內部結構使用木材,呈現東西文化交織的和諧。

緊倚著一顆大榕樹,為老宅提供了自然的庇蔭,陽光透過樹葉,光影斑駁地灑落在周圍,簡直美極了!

 

關於濕版攝影,跟底片攝影的差別?

濕版攝影 (Wet Plate Collodion Photography) 是一項源自19世紀中葉的古老攝影技術,非常古老,運用物理化學原理將影像留住,有別於一般底片膠卷,它使用玻璃板作為底片,在表面塗上一層火綿膠,再淋上硝酸銀使其具備感光性。拍攝過程中,感光板必須保持濕潤狀態,並迅速進行曝光,隨後經過顯影、定影與水洗的處理,工序繁多,執行起來不容易,且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。

濕版攝影的關鍵在於操作過程中的精確度與細膩度,從化學藥劑的調配到曝光時間,每個細節都很看師傅的經驗與技巧。

這門技術如今已逐漸稀少,台灣能熟練掌握此工藝的師傅不多,成為一項即將失傳的百年傳承。

館內展示東興洋行的故事,並且將年代表結合攝影起源與安平港歷史,還有關於濕版攝影的介紹,值得細細欣賞。

攝影從最古老的銀版攝影、濕版攝影開始,逐漸發展到乾版攝影與膠卷,再來彩色底片誕生,進入21世紀,數位攝影就迅猛發展了,底片攝影式微,甚至許多底片相繼停產。

但這幾年有發現,底片開始變得流行,可能是復古風席捲重來,年輕人也愛上這種每一次按下快門很針對的瞬間,還有無法靠後製取代的色調。

桌面上一幅幅照片,都是濕版攝影的作品。

之所以有個「濕」字,顧名思義,它是顯影在一片沾有感光層的玻璃板子,整個曝光過程都是濕潤的狀態。

英華工作室不斷升級技術,研發到第四代,讓影像具有銀鹽光澤,帶點灰褐色澤,比傳統的畫質還高,清晰呈現人物的細節,連髮絲的線條與光澤都拍得一清二楚呢!

深深記得他們的座右銘:「當所有東西都會褪色,只有回憶才是永恆。

雖然回憶是永恆,但記憶是有限的,人類天生健忘,為了避免記憶被沖淡,絕對不能放棄紀錄的習慣,因此我很喜歡攝影。

 

這輩子一定要親身體驗的「濕版攝影」

強烈推薦大家,人生一定要親身體驗「濕版攝影」,為當下的自己留下獨一無二的紀念。你不但會被拍攝成果驚艷到,更會被拍攝過程那攝影師傅的真功夫所感動。

館內每一台「蛇腹相機」都有百年以上歷史,均為英華攝影團隊從世界各地一台一台收購回來的。老師會將收購回來的相機加以修復,更特別的是,老師說每位濕版攝影師在調配的藥水,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秘方與比例,這些差異以及過程的手工造就了每張作品獨一無二的質感與氛圍。

從相機觀景窗看見的畫面是上下左右顛倒的,稱為針孔成像原理,因此更增加取景與對焦的難度!

拍攝前,工作人員在暗房裡進行前置作業,在玻璃面上均勻塗抹感光材料,這個步驟很考驗手的穩定度,最後裝進片匣裡。

拍攝當下不到一秒鐘的時間,接著就是繁瑣的後置顯影、定影、水洗、風乾等各個程序。

這是我第一次體驗在「戶外」拍濕版,先前都是棚內景,戶外有太多不確定性因素,像是陽光的變化、濕度與溫度的影響,更加深了難度。

按下快門的瞬間,千萬千萬眼睛不能眨,由於拍攝過程極為短暫,所以事先一定要做好表情管理呀!

2020年認識英華,還記得從他們最早的「四秒」到現在「不到一秒」,當時要憋氣四秒鐘,而現在則是相機喀嚓一瞬間,我都還沒反應過來就拍好了,太神!

拍攝完畢後接著進入顯影的過程,交由工作人員回到暗房初步沖洗相片上的化學物。而後就可以反覆用緩緩流動清水將相片上殘留化學物沖洗掉,這部分要小心且急不得,一失手拍好的影像就隨波而去,這樣就完成定影跟水洗的動作。

看著影像慢慢清晰的過程,既緊張又期待,超好玩的!

英華工作室讓濕版攝影不僅保有古老魅力,也將精緻度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。

台南安平東興洋行|百年古蹟體驗濕版攝影 復古寫真 留下珍貴的紀念

我這次拍攝穿著便服,其實英華攝影有提供各式各樣服裝,也與安平當地的旗袍店配合,古裝、旗袍等男女服飾都有,上圖是先前拍攝穿的清朝仕女裝,仙氣拉好拉滿。

台南安平東興洋行|百年古蹟體驗濕版攝影 復古寫真 留下珍貴的紀念

 

藍曬圖體驗,紫外線曝光下的復古「普魯士藍」

除了濕版攝影的拍攝,週末還有其他好玩的活動,像是體驗製作藍曬圖,我們將拍攝後的濕版成品,印製在其他紙材上,可以解釋成現代沖洗照片的動作,當時濕版攝影的玻璃底片本身就是正片與底片的結合,因此複印照片只能用接觸印相的方式。

藍曬法(Cyanotype) 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攝影印相技術,由英國科學家John Herschel於 1842 年發明,照片經過紫外線曝光後,會呈現出獨特的普魯士藍色,具有濃厚的復古美感。曾在1843 年由Anna Atkins出版了一本世界上最早的攝影書《英國海藻攝影:藍晒印象》《Photographs of British Algae: Cyanotype Impressions》,就是用藍曬法記錄英國的海藻和植物。

首先要準備藍曬感光液,現場有固定的配方,照個做就對了(笑)再來要製作感光紙,將藍曬感光液均勻塗抹在紙張上,待自然風乾,要放到沒有陽光的地方,直到完全乾燥。

再用玻璃板壓緊,放在陽光下曝光,會發現影像逐漸變成藍色,超級不可思議!

曝光完成後,將感光紙放入清水中沖洗數分鐘。

老師說若要呈現特殊色澤,還可放入茶包,等於說是自己創造濾鏡的概念,太酷了!

最後一步驟,把他掛起來晾乾囉,每一張都有著無可取代的復古美感,「普魯士藍色」真的超美。藍曬法不僅能複印照片,還能用來創作植物標本影像或其他藝術作品,相當有趣!

 

古蹟裡的咖啡廳「霧咖啡」品味德國小點

活動結束後,待在古蹟裡的「霧咖啡」享受台南閒適的時光與陽光,相當愜意。

室內也陳列了一台古老蛇腹相機,珍貴的機械訴說著過去的故事,空氣中彷彿瀰漫著攝影人的熱情與創作精神。

這兒推出獨特的異國風味輕食,可以品嚐到改良版的德式熱狗。

最酷的是居然有「德國青年飲Spezi」,是過去二戰後在德國盛行的汽水。

跟常見的碳酸飲料喝起來不太一樣,多了一股果汁的清新,微微的甜味,滿特殊的。

「德式熱狗堡」很適合作為午後點心,脆口的德式香腸搭配歐式麵包,撒上印度咖哩粉,包裹洋蔥番茄醬,風味十分和諧,我自己滿喜歡的。

他們家的布丁很好吃!也有輕食+飲品的套餐組合呦!

霧咖啡菜單

來到台南安平,記得漫步道「東興洋行」,來看看攝影展覽,體驗個老派攝影的魅力,一定要記得提前預約。英華攝影藝術工作室 

再度謝謝英華攝影團隊替我留下最真實的自己。

濕版攝影所呈現的獨特色澤與老味道,是數位攝影無法複製的,影像質感溫暖且深邃,遠比數位的冷峻來得有層次。與黑白底片相比,濕版攝影能展現更多細膩的光影過渡,每一張照片都充滿了手工的溫度與故事感。

東興洋行 X 英華攝影 X 循霧


版權所有 © 莓姬貝利食事旅行|文章歡迎轉貼分享|全篇圖文皆嚴禁轉載
謝謝您的觀看,如果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追蹤我的粉絲團!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唷(謝謝你們 ❤️)
|我是莓姬,歡迎追蹤我|
FACEBOOK:莓姬貝利食事旅行
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maggie.beri/ 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